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辣椒新闻

大方县推动辣椒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皱椒之乡构建产储运销一体产业链

来源: 作者:
 

     为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,大方县依托“中国皱椒之乡”品牌优势,做大做强辣椒产业,规划种植辣椒20万亩,并配套建设辣椒分拣、包装、仓储、烘干、加工等企业,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

       4月23日,在大方县黄泥塘镇西河村,村民刘大福正忙着平地、起垅。西河村中寨组322号坝区辣椒移栽面积已近半,村里通知他可以休息一天。

    趁着空闲,他来到自家地里干点农活。“这段时间,靠着在基地起垅和移栽辣椒,收入近3000元。”刘大福笑着告诉记者,自己种的辣椒和村合作社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,加上流转土地的收入,一年以来,收入几万元。

因为家离坝区近,刘大福也是坝区务工的“常客”。“从我家走路出来就只要四五分钟,坝区有活干,我都是随叫随到。”刘大福微笑着说。

今年,西河村种植辣椒2200亩,村合作社和大方县农旅投公司签订收购合同。“从生椒保鲜到干椒生产,再到辣椒销售,我们都有了保障。”西河村党支部书记蒙海艳告诉记者,像刘大福一样在基地务工增收的,每天都有二三十人。

种辣椒在西河村为何会如此受欢迎?这与大方县大力发展辣椒产业,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密不可分。

大方县建立由县委书记、县长任双组长,副县级领导为副组长的辣椒产业发展指挥体系,在全县29个乡镇分别设立辣椒产业发展工作组,由县级领导挂帅,包保督战各乡镇辣椒产业发展,将产业发展落实到人,实施一个经营主体一名责任人,整体推动全县辣椒种植。

该县投入辣椒产业发展启动资金2100万元,用于种子和地膜的采购,购买自然灾害险,将财政扶贫资金、涉农资金等量化入股,解决项目发展资金瓶颈,采取保底价方式收购,大力推行农超对接、农校对接等县内直销模式。依托与中国辣椒城综合物流园、贵阳农产品物流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渠道,多途径开拓销售市场。目前,大方县农旅投集团已完成20.75万亩保底收购订单协议签订,最大程度保障农户和经营主体利益。

    该县组建辣椒产业发展技术指导团队,聘请省农科院、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专家7名,并从县内遴选66名辣椒种植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,带动146名“土专家”,全面做好育苗、土地翻耕、移栽、肥管理等技术培训服务工作。截至目前,全面累计完成培训2100余(场)1.8万余人(次),确保群众懂得种、种得好。

   辣椒种得好,还要卖得好,深加工是提高辣椒附加值重要途径。

在大方县食品药品工业园区大方吴记老字号食品有限公司车间,各类辣椒食品正在包装。企业负责人吴世焕告诉记者,他们生产加工的辣制品有20余种,公司还专门注册了商标,采取线上线下销售模式,将实体店和网店相结合,销售旺季日均线上销售额达1万元左右。今年该公司预计可完成生椒加工1500万斤,年产值在2000万元左右。

从“家庭作坊”到工厂化生产,企业高速发展源于政策支持,从税收减免到场地租用优惠,大方县一步步将相关优惠政策落地落实,让企业赢得实惠。

为推动辣椒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大方县制定出台了《大方县2020年辣椒产业发展实施方案》等保障政策,通过统一技术种植、统一标准加工、统一渠道销售,形成产、储、运、销一体化经营格局,并配套建设辣椒分拣、包装、仓储、烘干、加工等设施设备,鼓励辣椒深加工企业发展,延长辣椒产业发展链条,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。

此外,作为“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”,大方县积极抓好县外市场营销推广和线上线下销售平台融合,围绕农产品“黔货出山·风行天下”行动,依托农工党中央、各民主党派和东西部扶贫协作等资源,拓展渝川黔、粤港澳、华中、华东等市场;借力千喜鹤集团、江楠果蔬等龙头企业,在全县建立电商销售网点57个,用好“乌蒙农商城”等电商平台,推动大方辣椒搭乘“电商快车”实现稳定健康发展。

截至目前,大方县287个村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,建立示范基地2.56万亩,辐射带动农户抱团种植辣椒13.65万亩。全县配套建设冷库7个,可容纳鲜椒6600余吨;已建成辣椒烘干线1条,启动新建2条烘干线,建成后日烘干能力达80吨以上。

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闵建华

我要评论
共有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